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开云应县瓷器行天下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11-07 16:46:45 浏览:

  开云都说精美的瓷器会唱歌,应县的瓷器,以蹁跹的舞姿优美了世界、用缤纷的花雨润泽了心灵。应县瓷器耀眼夺目的光彩里:有释迦塔的巍峨参天、有龙凤之乡的厚重典雅、还有龙潭跑马的绰约灵动。

  应县瓷器,绝不仅是日用品和艺术品,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2015年,逆势上扬、一骑绝尘,全行业完成税收925.7万元,同比增68.7%。创造了1万余个就业岗位,拉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3。

  应县,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是中国的“木塔之乡”,境内的佛宫室释迦塔是当今世界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这里还是著名的瓷器生产地,“应县陶瓷”已成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应县陶瓷产能已达7.5亿件,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及俄罗斯开云、韩国、日本等欧亚市场。

  都说精美的瓷器会唱歌,应县的瓷器,以蹁跹的舞姿优美了世界、用缤纷的花雨润泽了心灵。应县瓷器耀眼夺目的光彩里:有释迦塔的巍峨参天、有龙凤之乡的厚重典雅、还有龙潭跑马的绰约灵动。这里的瓷器釉面细腻,晶莹剔透,温润柔和又时尚典雅,给人以冰清玉洁之象,素肌玉骨之感。

  应县瓷器,绝不仅仅是日用品和艺术品,而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应县陶瓷全行业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以优越的产品吸引人、以优质的服务感染人、以优异的科技含量打动人,呈现出逆势上扬、一骑绝尘之势,全行业完成税收925.7万元,同比增68.7%。创造了1万余个就业岗位,拉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近1/3。

  应县瓷石资源丰富,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遗有宋辽时期黄花古窑的遗迹。

  1971年应县建起了第一个国营陶瓷厂,年产日用陶瓷制品30万件,主要产品为 16公分蓝边民用饭碗。1974年,开始试制豆青碗,并配合生产一些酒盅、熊猫台灯等陶瓷器皿。1976年应县陶瓷厂进行扩建,生产能力达到200万件。1979年再次扩建,产能达到500万件。同时,生产工艺由隧道窑取代了落后的间歇倒焰窑,原料实现湿式粉碎、装磨、管道输送,结束了原料加工粉尘作业和人工倒运泥浆的落后生产状况,形成了原料管道化、成型滚压化、烧成隧道化,取得了生产力和生产工艺的第一次飞跃。

  1980年,应县陶瓷厂淘汰了老产品蓝边碗,相继生产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二龙戏珠、荷花、龙凤、百寿、天女等15种浮雕图案和5种规格的豆青碗,其中二龙戏珠豆青碗1982年获省优质产品,畅销国内15个省市。

  1984年,该厂完成产量814.56万件,超设计能力63%,吨瓷耗煤1.21吨,单位成本0.098元/件,人均实物劳效33247件,人均利润2040元,百元产值利润率32%,这5项指标均达国内同行先进水平,并获得1984年全省节能降耗第一名。

  到1985年,应县陶瓷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行业后来者,却凭借开拓创新跃居上游。1982年受国家轻工部表彰,获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日用陶瓷行业的翘楚。在这个时期,由于受县陶瓷厂影响的带动,应县还建起了新星陶瓷厂和黄花岭陶瓷厂,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迎来了陶瓷行业的第一个春天。

  2000年以后,随着应县陶瓷厂的改制和国内外日用陶瓷市场的升温,应县集中规划建设了北曹山陶瓷产业园区,天宇、天美等一批民营股份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勃然而兴。这些企业投资总额1.5亿元,年生产能力2亿件,产品主要为中低档盘碗、大量销往东北、新疆、中亚等地区。2005年,全县日用陶瓷总产量 14462万件,总产值6748万元,上缴国家税金300.1万元。

  2008年,应县陶瓷企业迎来了生产力的二次革命。其时,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坚决取缔淘汰污染耗能企业。全县10家陶瓷企业以此为契机,投资2500万元对15条生产线进行了燃煤隧道窑改造,全部使用了清洁能源,其中13条使用了冷煤气,2条使用了天然气,当年减排SO2 2225吨;烧成方式的改变,也使应县陶瓷产品实现了上档升级。由普通瓷向仿骨瓷、骨瓷转变,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培育出了“明禾”“宏”“天懿”等3个山西省著名商标。

  如今,应县已拥有陶瓷企业 17家,生产线亿元,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和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欧亚国家,应县瓷器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大浪淘沙真金显,龙头劲舞拓新天。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在应县众多的陶瓷企业中,富彩陶瓷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应县富彩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而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营高档日用瓷生产制造企业,位于山西应县城南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区。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优秀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已成为全国日用陶瓷上档升级、转型发展的重点标杆企业。

  富彩陶瓷创建投产以来,凭借地方产业优势和产品创新优势,一直走在行业发展的前列。主要研发生产的高档镁玉骨质瓷,产品质地洁白,既有镁质瓷釉面细腻的特点,又有骨质瓷晶莹剔透的特征,温润柔和触感舒适、时尚典雅,给人以冰清玉洁之象,素肌玉骨之感。

  产品面世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认可,品牌口碑日渐提升开云,显现出新产品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现有各种护边碗系列;新韩式碗系列;富贵碗系列;多用碗系列;横纹碗系列;平盘、汤盘、饭盘系列;船盘、鱼盘、窝边盘异型系列;杯、碟、壶、勺、品锅系列和金钟、面碗、日式碗、餐具礼品套盒等其它系列共16大类70多个花色品种,已形成了产品多元化、系列化、配套化的生产格局。产品销售网络已辐射全国 20多个省(区、市)和 4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大型超市,并出口欧美、东南亚、中亚等国家。

  富彩陶瓷创建以来,秉承“创新驱动、创意引领、创优品牌、创造未来”的生产经营理念,把“走品牌经营之路、走自主创新之路、走精细管理之路”作为公司的发展路径和不懈追求,走出了一条产品转型、品牌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新路子。

  多年来,富彩陶瓷公司紧跟国际潮流,紧贴国内需求,以专业的视野、专心的态度、专注的执着,背负振兴日用陶瓷之厚望,力擎品牌经营之旗帜,勇担行业开拓之重任。通过创新、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整合运营,不断厚植企业核心竞争力。品质的保证来自于严格的工艺和管理,精选的原料配方、精良的智能窑炉设备、精湛的链式干燥、精细的修坯技术,每一个物质符号都凝结着富彩陶瓷人的艰辛和汗水。

  该公司通过实施程序化、规范化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对每一个环节、工序的严格把关,使产品合格率达到96%以上,产品质量检验铅镉融出指标全部合格达到100%,产品质量水平跨入全国同类产品优质行列。

  同时,那器型的精致脱俗与花面的清丽秀雅,释放出润洁如玉、多姿多彩的品质,使产品整体既有现代时尚感,又具有文化的厚重感,做到了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富彩陶瓷透露出神秘的华夏瓷韵,焕发出超脱自然、胜于自然的迷人魅力,让消费者充分享受到“高品质、健康瓷”的时尚生活。“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干则必成。”多年的创业艰辛锻造了富彩陶瓷谋定致远的企业气质,专业至诚的员工特质,唯新唯美的产品品质。

  目前,富彩与兄弟企业应县天宇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技术、营销、管理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实行珠联璧合、抱团经营,镁玉骨质瓷与晶玉骨质瓷竟相辉映,形成了整体联动、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与富彩珠联璧合的是正东陶瓷的异军突起,该企业年产3000万件新骨瓷,拥有78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和市级技术研发中心以及国内目前最先进的98米智能控制窑炉及彩烤工艺。企业主打产品有新韩式碗、护边碗、汤盘、鱼盘等5大系列80多个品种,俏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西安等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大中型超市,呈供不应求的态势。正东先后获得“中国市场质量优秀重点保护单位”“全国重质量、守信用AAA级品牌企业”和“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也正是在富彩、正东的引领下,应县陶瓷业呈现出了百舸争流千帆竞、转型跨越如虹的生动局面。

  应县陶瓷业的发展,契合着朔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国日用陶瓷生产基地的思路,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到应县陶瓷龙头企业调研,要求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名优新特产品开发,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包装意识、品牌意识,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

  按照朔州市领导的指示,应县县委、县政府对全县的陶瓷产业发展进行了新的定位:即围绕打造全国工艺化日用瓷生产基地这一战略目标,从2012年开始,以省转型综改办确定的省级科技创新示范园朔州新型产业科技创新园为载体,大手笔规划,大动作建设新型陶瓷工业园区,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陶瓷生产和烧成工艺,深度挖掘积淀丰厚的佛教古建文化,自然山水文化,大力开发工艺瓷、日用瓷、建筑瓷、卫生瓷和镁质瓷、骨质瓷等新型高档陶瓷,力争通过几年时间,走出一条融研发、生产、展销于一体,文化与产业交融的内涵式发展新路子。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目标是拼搏的方向。按照这一定位,应县在朔州新型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内专门成立陶瓷发展创新园,对入园企业给予各种优惠扶持,出台了《关于扶持陶瓷产业发展的十九条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发展的十六条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关于加强招商引资的二十条意见》等,对新上陶瓷生产项目给予奖扶:即新上一条标准化生产线万元,新上两标准化生产线亿元,投资新建生产线条。其中包括目前亚洲最大的单体生产车间。

  加大人才的引进培训力度。成立了应县陶瓷研究所,与江苏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签定合作办学协议,由该院每年为应县订单培养陶瓷高端人才200人。与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合作建立了陶瓷实训基地。全县拥有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11个,省级技术中心1个,着力打造地域品牌。“应县陶瓷”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开云。全行业拥有4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山西省名牌产品。并于2012年成立了全省首家女子陶瓷乐队。

  特别是去年以来,针对陶瓷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生产难以为继的现实,应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中央对中小微企业实施扶持政策的重大机遇,积极开展银企对接,协调建设银行,先后开展了两批“助保贷”,为陶瓷企业融资1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生产的瓶颈制约。

  由应县经贸局牵关,吸收全县所有陶瓷企业组织成立了应县陶瓷协会,有效地规范了全县陶瓷市场秩序,变无序竞争为有序发展,以陶瓷协会为载体,进一步加大了外引内联的力度,使应县陶瓷的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应县陶瓷”地理证明商标,制作应县陶瓷宣传片,应县陶瓷彩页宣传册,在国内外有计划地推出“应县陶瓷”的宣传广告,积极打造国内外闻名的应县陶瓷地域品牌。

  随着资金和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应县陶瓷品类不断增多,由普通瓷发展到骨瓷、锂质瓷、镁质瓷、高白瓷、强化瓷、名人字画和山水古玩等新型高档陶瓷。整个行业正在实现从“制造”到“创造”、从“日用品”到“工艺品”,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高端前沿方向涅?蜕变。

  陶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也促生了工艺美术行业的勃兴,涌现出了一大批卓有成绩的领军人物,张清、刘相承就是其中的代表。

  张清系应县民间艺人,30多年潜心绘画创作,尤擅长寺庙壁画、陶瓷装饰、人物山水画。创作的“中华女杰”23米长卷,让我国从古至今38位杰出女子跃然纸上,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引起全国和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创作的20寸骨质瓷坐盘“雄风”“趣”两件陶瓷工艺品,2013年在山西省首届文博会上均获铜奖。2015年,张清由应县选派参加中国技能大赛山西省工艺美术第三届“平定刻花瓷奖神工杯”陶瓷职业技能大赛,与全省50余名陶瓷技艺高手同台竞技,一较短长,经过理论考试,技能操作和作品展示3个部分考核,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4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应县工艺美术的实力,进一步扩大了应县陶瓷工艺美术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刘相承,潜心研究我国源远流长的廉政文化和应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创作的应县历史名人瓷和中国清官瓷,融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炉,甫一问世,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已走上科学发展大道的应县陶瓷业,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会迎来一个璀璨夺目的明天!


 

Copyright© 2022-2024 开云「中国」- Kaiyun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备案号:赣ICP备19013707号

搜索